全国工业建筑领域首部绿色设计指引将发布
来源:火狐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4-01-26 08:39:2312月11日,记者从“2018年北京市绿色建筑发展交流会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建筑推进会”上获悉,全国工业建筑领域首部绿色设计指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工业建筑规划设计指引》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即将对外发布。参加会议的专家一致认为,该指引创新性和示范性很强,不仅有助于推动开发区自身绿色工业建筑发展,对北京市乃至全国开展相关实践也有较强借鉴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耗能飞速增加,降低绿色建筑能耗已成为焦点问题。工业建筑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工业建筑规划设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决定了工业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是绿色工业建筑的基础和根本。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工业建筑规划设计指引》作为国内工业建筑领域第一部绿色设计指引,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邀请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参与编制,结合开发区产业特点和地域特点,重点围绕开发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汽车四大优势产业。
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评出绿色工业建筑项目标识61项,建筑面积约900万平方米。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局副局长刘凌介绍,目前开发区正在推动的项目有145万平方米,大多分布在在汽车、装备、信息产业等领域,正好与开发区的四大主导产业高度契合。“等这些项目建设成后,将对推动北京市乃至全国的绿色工业建筑的发展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92年建区以来,就一直秉承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根据北京对开发区“四区一阵地”(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技术创新示范区、深化改革先行区、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和宜居宜业绿色城区)的功能定位,构建了低消耗、低排放的高精尖产业格局,加快劣势产业的淘汰转移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推进绿色工厂建设,产业绿色化特征逐步凸显,能源低碳化水平持续提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占北京0.35%的土地、贡献了全市近20%的工业增加值,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为了促进开发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绿色城区,开发区将发展绿色建筑作为建设绿色城区的主要抓手。截至目前,在民用建筑领域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建筑面积已达207万平方米,正在或准备按照高星级标准建设的项目面积为203万平方米;在工业建筑领域已有26.4万平方米项目获得美国LEED标准认证,正在按照我国绿色工业建筑标准建设项目建筑面积为140多万平方米。此外,开发区已有2.1万平方米的建筑项目正在按照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要求建设,2018年全年预计完成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50.37万平方米,新建工业建筑全部采用了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技术。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袁立洪表示,为进一步提升绿色建筑发展水平,近年来,开发区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等单位的全力支持下,持续开展了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发展模式的研究,实现了从招商、立项、土地、规划、施工到最后运营的全过程绿色化管理,有效保证了绿色建筑的建设和运行质量。
“我们编制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工业建筑集中示范区创建方案和指标体系》,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即将发布,将在全国率先开展绿色工业建筑集中示范区的创建,实现绿色建筑从民用到工业建筑领域的全覆盖。”袁立洪表示。
工业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是落实工业节能减排的突破口和重要支撑,而绿色工业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必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刘凌认为,开发区很适合推广绿色运营,因为除了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占比较大,而且大部分是由企业自建自运营。“企业组织绿色建筑运营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因为收益绝大多数都是由他们自己享受。”
“但是我们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也在思考,今后绿色建筑的管理问题。”刘凌坦言,比如绿色建筑的大数据,谁来收集,谁来运维,而且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是不是依旧能够执行节能减排的理念。
在北京经开智控能源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马运涛看来,能源网络站点平台对于加强绿色建筑、运行的性能评估,推进建筑全能源的监测、提升建筑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通过节能诊断和大数据的积累分析,在暖通空调、照明、配电等方面有一些潜在挖掘出来的节能技改的项目,通过做这些节能技改的项目,又把节能效率进一步进行提升,本身平台能产生一定节能效率,但是更大规模的节能效率,通过平台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实施的节能技改工程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记者 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