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浏览次数: 1|发布时间: 2024-01-03 00:18:06|来源: 火狐官方网站
10月13日,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群鹭鸟在滩涂上觅食。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水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成效显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一定效果保护……十年来,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文明建设使人民的生活环境得到大幅度提升,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华大地展现出一派亮丽新景象,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秋天的潘安湖,湖水碧波荡漾,岸边数万棵池杉叶子泛红,湖面上飞鸟蹁跹。谁能想到,十年前这里还是采煤形成的塌陷区,“一城煤灰半城土”。紧邻潘安湖湿地公园的马庄村香包文化大院负责人厉慧卿说:“以前这里很脏,我2008年嫁到这里后,不愿意在这边生活,经常带孩子回娘家。但自从转型发展,这里的生态环境大大改善,生活环境也慢慢变得好,大家都羡慕我嫁到马庄村。”
贾汪区通过实施采煤塌陷区治理、荒山绿化、水系治理,实现了向“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生态环境治理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在马庄村,光是香包文化产业就带动周边3000余人就业,2021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万元。
这十年,像贾汪区这样绿色转型的案例在全国不胜枚举。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说,这十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生动展现。
“快看,青头潜鸭来了。”今年国庆节期间,河北省雄安新区白洋淀南部水域附近的一处荷塘中,一群青头潜鸭正在水面游弋嬉戏,吸引了众多游人的目光。
青头潜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全球仅有1000只左右。“野生鸟类被称为地方ECO的‘晴雨表’‘环评师’,每一个新增鸟种的记录,都能反映出白洋淀生态环境的好转。”河北省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湿地管理处处长刘洵说,青头潜鸭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对迁徙和栖息环境极其挑剔,水质、气候、食源等,都是影响它经停、驻留的重要因素。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水质长期是劣V类。黄润秋说,雄安新区设立后,河北省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规划、协调推进。2021年,白洋淀淀区以及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标准,实现了从劣V类到Ⅲ类的跨越性突破。多年未见的鳑鲏鱼等一些土著鱼类种群也在逐渐恢复,野生鸟类增加到237种,鱼虾成群、水鸟翔集的生态美景再次显现,华北平原的明珠重放异彩。
除了湖泊治理,我国在大江大河保护治理方面也成效显著。各地累计排查发现长江入河排污口6万多个,立行立改1.6万多个违法问题,腾退长江岸线万平方米,长江干流连续两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我国完成黄河上游及部分中游河段1.7万余个排污口的排查,实现黄河干流全线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十三五”期间,各地新建污水管网9.9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2圈多,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每天4088万吨。用于黑臭水体整治的直接投资约1.5万亿元,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黄润秋说,这十年,我国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Ⅰ—Ⅲ类优良水体断面比例提升了23.3个百分点,达到84.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在北京举行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一张照片引起了参观者的浓厚兴趣。这是在距离成都60公里的龙泉山拍摄的成都市区、阿坝州小金县四姑娘山幺妹峰,展示出“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美景。
照片的拍摄者嘉楠2013年定居成都龙泉驿区,他对成都空气质量变化有着切身的感受。“刚来成都时,我从龙泉山上俯瞰城市,有视线受阻之感。这两年再上龙泉山,视野变得更通透了,说明空气质量有了根本好转。”嘉楠说,这张“雪山图”记录并展现了成都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相融并进的美丽画面。
成渝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国各地,这十年空气质量都有了明显改善。与2013年相比,在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64%、汽车保有量增加132%的情况下,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56%,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87%。我国是第一个治理PM2.5的发展中国家,也变成全球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上海普陀区桃浦中央绿地,是一个总规划100公顷的超大型绿地公园,溪水、小山、桃林、草坪、木质栈道等,共同组成了一幅“行云流水”的山水画卷。这片城市“绿肺”所在的桃浦,是1954年建成的化学工业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重。近年来,通过对腾退的污染地块进行治理和修复,工业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里建成了智创城绿色建筑、桃浦科创服务中心等,成为上海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生态修复的标杆。
土壤是万物之本。这十年,我国通过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等措施,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超过9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一定效果保障。全国2783个涉农县(市、区)全部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实施分类管理,实现风险分类防控。对4万多个地块开展调查,将1500多个地块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把1.8万多家企业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在13个地市组织并且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各地实施220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
“这十年,蓝天白云渐成常态,绿水青山随处可见,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明显地增强。”黄润秋说。
在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祁连山国家公园仙米片区,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白桦等高耸入云,一两个人都环抱不过来的大树随处可见。今年23岁的牛抓西文学是该片区寺沟管护站的一名专职巡护员。他说,近年来,牧民生态保护意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国家公园管理上的水准提升,并通过运用智能化巡护管理系统实现了网格化管理、信息化管控、数字化监控等。这里的野生动物慢慢的变多了。“我们大家常常能看到马鹿、岩羊、蓝马鸡等成群结队地出现。”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地总数近万处,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超过1.7亿公顷,约占陆域国土面积18%;90%的陆地ECO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
“这十年是我国生态保护监督管理力度最大的十年。通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一批突出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黄润秋说,祁连山由曾经的“千疮百孔”到现在的“满山苍绿”,秦岭北麓由“无序开发”到“有序退出”再到现在的生态修复。生态环境部等连续5年组织并且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推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000多个问题得到整改。
“十三五”期间,共有三批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被纳入试点范围,涉及24个省(区、市)约111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涵盖祁连山、贺兰山、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等生态安全屏障区,以及雄安新区等国家重点战略区域。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和濒危物种拯救工程等,曾被认为已经灭绝的彩鹮又出现,极度濒危的海南长臂猿种群逐步扩大,“失踪”百年的极度濒危植物尖齿卫矛再次被发现,112种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实现野外回归。通过实施长江十年禁渔,长江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物种得到初步恢复,洞庭湖2021年监测到的水生生物物种比2018年增加了30种。
“‘十四五’,我们将以更大力度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黄润秋说。(记者 李 禾)